2008年3月10日 星期一

崑劇介紹

崑劇
時代:明世宗嘉靖、穆宗隆慶年間(1522~1572)
形成經過:
民間南曲戲文→流播到浙江杭州(南戲北曲化)→元末明初文人高明創作《琵琶記》(南戲文士化)→江蘇太倉曲唱家魏良輔協同蘇州洞簫演奏家張梅谷,常州笛師謝林泉等人,以江蘇昆山腔為底,融合浙江嘉興海鹽腔、江西弋陽腔、紹興餘姚腔彶江南當地盛行的民間小曲,進行音樂上的改變,創新的音樂即稱為「崑山水磨腔/調」(南戲崑曲化)→梁辰魚《浣紗記》為第一部採用崑山腔的劇本。

伴奏樂器:
1. 管樂---笛、簫、嗩吶等等
2. 弦樂---琵琶、三弦、箏、二胡等等
3. 打擊---鼓、板、鑼、齊鈸、木魚、堂鼓等等
※其中以笛最為重要


演唱特色:
纏綿清婉,咬字吐音「啟口輕圓,收音純細」,玉潤珠圓,如經水磨。

行當
(一)生
昆劇的「生」主要扮演劇中男性腳色,他的明目最早見於宋元南戲。崑曲於明代興起後,生分為正生和小生兩支,正生指劇中生行正角,小生指劇中生行副角,並不受年齡限制。清代中業以後,老生獨立為細行,生才以扮演青年男腳色為主,俗稱小生,並分出大官生、小官生、巾生、窮生、雉尾生等細行,生行的音色運用以假聲為主,真假嗓結合,表演儒雅倜儻,瀟灑飄逸。
巾生:又稱 "儒生"或 "扇子生",多系年輕的風流書生,一般尚未求到功名,而且往往是愛情故事的主角,因此類角色多戴方巾或必正巾或手持折扇而得名。氣質注重書卷氣,又需具有折扇功底,如《牡丹亭》的柳夢梅、《玉簪記》的潘必正、《紅梨記》的趙汝舟、《西樓記》的于叔夜、《風箏誤》中的韓琦仲等。
雉尾生:又稱"翎子生",俗稱 "雞毛生",指頭戴紫金冠,加插兩根雉尾的小生,大抵與武事有關。多扮演雄姿英發的青年將領或英姿颯爽而帶稚氣的將門之子。演員必須文武雙全,具有耍翎功底,是生行中具有特殊演技的家門。身段動作舒展、剛勁並常伴以舞動翎子來表現角色的心情和神態。如《連環記》中的呂布、《西川圖》中的周瑜、《白兔記》中的咬臍郎,被稱為"三副雞毛生"
冠(官)生:做官的小生(戴紗帽) 大官生亦稱大冠生,意指做官或戴冠的男角。大官生戴髯口,一般扮演風流韻藉的帝王或貴重之人。其表演特點是氣宇軒昂,舒展恢宏,功架持重大方。大官生一般戴黑三,少數例外,如《千鍾祿-慘睹》中的建文帝戴一字髯,以展示他倉皇出逃的狼狽相,又如《長生殿-哭像》中的唐明皇戴花三,以展示他悲痛淒慘的衰年形象。著名的大官生有:《長生殿》中的唐明皇、《鐵冠圖》中的崇真帝、《千鍾祿》中的建文帝等。小官生:亦稱小冠生,又稱 "紗帽小生"。扮演青年的文職演員,假音的運用較大官生為多。表演要求在儒雅飄逸的基調中透出氣宇軒昂的神態,是界於大官生與巾生之間的一個家門。著名的小官生有:《荊釵記》中的王十朋、《白羅杉》中的徐繼祖、《金雀記》中的潘岳等。《琵琶記》中的蔡伯喈原歸小官生家門,但《辭朝》、《書館》兩折由大官生扮演,此屬特例。

(二)旦
旦腳是女性角色的總稱,昆劇旦行有"老、正、作,四、五、六"之說,實踐中還有一個貼旦,共為七個家門。一般來說,老旦扮演老年婦女,正旦扮演中年婦女或貞烈青年婦女,五旦扮演大家閨秀或新婚貴婦,六旦扮演聰明活潑身份低下的少女,作旦主要扮演少年童子,四旦則專演刺殺戲女角。
正旦:也稱"二旦",扮演已婚或中年婦女,重唱工,要求嗓音寬闊、剛勁。正旦角色多以悲愴淒惻的表演為主,以唱功為重。嗓音要求寬厚宏亮,高亢激越,故俗有"雌大面"之稱,表演以深沉肅穆、悲創淒惻為主,身段動作端莊大方,衣著多為素色黑褶子。如《琵琶記》中的趙五娘、《尋親記》中的郭氏、《金鎖記》中的竇娥、《爛柯山》中的崔氏等。
五旦:古稱"小旦",所扮者基本上都是青年女子,而且多半是窈窕淑女、大家閨秀。因這類角色都身在深閨,故又稱"閨門旦",一般為愛情故事劇的女主角。要求嗓音清麗圓潤,表演含蓄韻藉、雍容大方,並於端莊中透出嫵媚的神態。如《牡丹亭》中的杜麗娘、《西廂記》中的崔鶯鶯、《幽閨記》中的王瑞蘭、《風箏誤》中的詹叔娟等。帝王妃子和新婚貴婦也多由五旦扮演,如《長生殿》中的楊貴妃、《浣紗記》中的西施、《金雀記》中的井文鸞、《南柯記》中的金枝公主等。另外五旦也扮演流落、蒙塵的善良女子,如《玉簪記》中的陳妙常、《繡襦記》中的李亞仙。
六旦:古稱"風月旦",又稱"活潑旦"、"快樂旦",或說由"樂旦"轉音得名,通常扮演年輕活潑、機智勇敢、身份較五旦為低的青年女子。如《西廂記》中的紅娘、《翡翠園》中的趙翠兒,《牡丹亭》中的春香等。嗓音要求甜美清脆,著重於做工與唸白。
貼旦:貼旦原系「旦之外又貼一旦」之意,為旦中副角。稱貼旦概念較寬,包含風月旦、作旦、武小旦三個細行在內。所扮多村姑貧女,丫環侍妾,亦不乏夫人小姐、千金淑女。同一劇中有兩個旦腳時,次要腳色常由貼旦扮演。如《琵琶記》中趙五娘由正旦扮演,牛氏即由貼旦扮演。她們往往有獨立的身分,自主的言行及鮮明的性格。

(三)淨
淨角俗稱"花面"或"花臉",包括大面、白面、邋遢白面三個家門,大面為 正淨,白面和邋遢白面為副淨。據記載,因其化妝不淨(勾臉塗色)而反言取名。至元代,淨行的化妝造型、音色運用以及表演風格已初具規模,並可作為劇中的正角。
大面:一般扮演正面人物(關羽、趙匡胤)
白面:一般扮演奸臣人物(董卓、秦檜)

(四)末
末行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宋元南戲所稱之"末"實即"副末",除擔任報台,介紹劇情梗概和劇目主題的開場外,還在戲中扮演社會地位低下的次要腳色。崑劇"末"行是繼宋元南戲腳色制度發展而來,包括老生、副末、老外三個家門。
老生:清代中葉,從正生中分出老生一支,但根據周傳瑛、沈傳芷所說,老生是從元雜劇正末演化而來,所扮角色主要為身份地位較高的中年男子,大都是劇中主角。髯口戴黑三和花三為多,嗓音要求高亢寬亮,全用真聲,唸白注重口勁,表演以莊重大方、沉著老練為主。 崑劇末行中原沒有老武行家門,直到晚清,隨著崑劇武戲的發展,武老生等武行家門才應運而生。著名老生有:《連環記》中的王允、《滿床笏》的郭子儀、《牡羊記》的蘇武、《爛柯山》的朱買臣、《麒麟閣》的秦瓊等。另外,老生腳色中也有不帶髯口的特例,如《玉帶記》中的裴度。副末:與正末相對而得名,一般扮演劇中身份地位較低的中年男子,都為劇中配角。傳統崑劇演出整部傳奇之首齣,照例皆為副末念誦詞曲開場。這類腳色表演要求略帶卑微格調,注重唸白,表演與老生基本上相同。如:《荊釵記》中的李成、《白羅衫》中的奶公、《單刀會》中的魯肅、《琵琶記》中的黃門官。另外,副末腳色中也有不帶髯口的特例,如《漁家樂》中的簡人同就是,意為少年老成。
老外:簡稱"外",所扮角色多半是飽經風霜的年老長者,以朝廷重臣為多,其扮演範圍頗廣,上至朝廷重臣,下至僕役方外。嗓音要求蒼勁渾厚中略帶沙音,表演以端莊肅穆為主,髯口戴白滿和花滿為多。如:《浣紗記》中的伍員、《千鍾祿》中的方孝孺、《精忠記》中的宗澤、《尋親記》中的范仲淹等。
(五)丑
丑又分為副丑和小丑兩個家門。其區別是副丑的面部白塊畫過兩邊眼梢,而小丑只畫到眼的中部,副丑常穿官衣、袍,而小丑多穿短衣。南戲的丑與北雜劇的副丑相近,通常扮演次要角色,以滑稽調笑為主。早期崑劇的丑行,除繼承了南戲的傳統之外,開始扮演比較重要的角色並致力於人物性格的刻劃。
副丑:簡稱 "副",又稱"二面",多扮演狡猾陰險而身份較高的人物,如奸臣、刁吏、惡訟師之類人物。多穿褶子或官衣,表演注重冷雋,講究靜工,以奸詐詭譎、陰陽怪氣、皮笑肉不笑的神態為主,氣派近於白面,偽善近於小丑,猥瑣近於副末。副丑中穿戴紗帽官衣的稱為"圓領二面",身段動作和功架近於白面,如《鳴鳳記》中趙文華、《桃花扇》中的阮大鉞等。另一類穿戴方巾方巾褶子的稱"方巾二面",多為外表風流瀟灑內心奸詐狠毒的角色,身段動作近於巾生。如《水滸記》中的張文遠、《義俠記》中的西門慶。副丑還有一種"油二面",主要扮演滑稽角色,如《西廂記》中的法聰、《幽閨記》中的翁郎中。一些性格頑劣或刁惡的中老年婦女也由副丑扮演。副丑也有扮演正面角色的特例,如《連環記》中獻策任俠的曹操。
小丑:因其面部白塊較副為小,古稱"小花面"、"小花臉"或"三花面"、"三花臉",又稱"小面"、"三面",所扮大多是心地善良而風趣、社會地位較低或滑稽可愛的角色。多穿短衣,昆劇醜腳不分文武,有時扮演武功繁重的身段戲。如:《尋親記》中的茶博士、《漁家樂》中的萬家春、《艷雲亭》中的諸葛暗、《擋馬》中的焦光普等。小丑也扮演少數反面角色,如《十五貫》中謀財害命的婁阿鼠。另外一些粗俗滑稽的婦女也由小丑扮演,如《風箏誤》中的詹爰娟、《金鎖記》中的張母等。

歷史與文化地位 1. 明嘉靖年間一直至清嘉慶初年(1558-1800)為劇壇主流將近兩百五十年之久。
2. 2001年5月18日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世界首批人類口述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以上採自臺大李惠綿教授課堂說明講義補充資料以及中國崑劇大辭典並
石頭樹屋崑曲網站介紹,特此說明。

0 意見: